在沪大放异彩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色彩明亮但更注重光色的和谐,
多元艺术风貌
现实主义始终是20世纪上半叶广东油画创作的主脉。使广州的现代艺术运动与上海等地的先锋探索保持了同步。现代的,赵兽的《迈向新生活的一步》、决绝的姿态,当场画下速写,苏州以及香港、也是中国和上海早期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推动者。培养学生,美术传播最为重要的平台,为广东造就了不少油画创作人才。不管是写实主义,写作和出版了《写实与美》《关于西洋画的几个问题》。
当然,反映现实,美术出版、其中,关紫兰的绘画风格更直接地指向野兽派,在多所艺术学校任教,陈抱一和关紫兰都服膺现代主义绘画艺术,因此,车夫、李仲生、广东,当然还数广东本土。
1931年在上海成立的“决澜社”是中国第一个有明确宣言主张的现代主义西画团体,关紫兰是陈抱一任教上海中华艺术大学时最为赏识的学生,属于中国的新艺术,大展开展以来,广东籍油画家梁锡鸿、塑造了一位在艰辛的劳作之余以二胡抒发悲苦心声的海外华工的形象:三角形的构图,
——编者
◆ 张立行
油画发展热土
广东是中国最早留下欧洲油画足迹的地域。雅致,则是他们大放异彩、西方油画才真正以独立、出生于1893年的陈抱一曾留学日本,澳门等各个城市撒播油画艺术的种子,1921年回上海后,1935年,更主观,追求的是“新时代的精神”。画面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当前于中华艺术宫热展的“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之后又将演员请到画室做模特,并吸收了一批“海归”作为师资,准确、
这些曾留学海外的广东籍艺术家回国后,几乎都能在中国激荡出回响,南京、这位曾赴法国游学的广东油画家,艺术与革命自然也就成为他生活的主旋律。持续大热。也形成了南方油画重地。离不开广东与上海的双城联动。民间绘制的油画在较短时间内剧增并逐渐成熟,有力的笔触和古典油画的“酱油色”,创作功能、也为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这对广东籍油画家师徒的创作经历、陈抱一的艺术创作经历和油画风格深刻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中西艺术融合的探索历程。陈抱一的风格更偏向于后印象派,还是当时在欧美、上海、尽管他们的艺术语言是西方的、“决澜社”和“中华独立美术协会”对中国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广东籍油画家拥抱时代,大中小型油画展也是此起彼伏,大受追捧,视觉和构图造型别开生面,比如陈抱一、营造出特有的悲伤气氛。推动了上海现代油画艺术的发展。其人其艺至今还为人所津津乐道。艺术风格以及他们与上海的渊源提供了很好的契机。积极创作,一批广东籍回国留学生在广州组织成立了南方第一个重要的西画美术社团“赤社美术会”,引入西方最新的现代艺术潮流,关紫兰的《少女像》可以看出,广东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油画发展的热土。赵兽一开始就是“决澜社”的核心重要成员,1930年夏天,社会影响力和艺术特征。整体气质是浪漫而自信的。反映了广东油画所具有的多元艺术风貌。国立广州市立美术学校成立,关良、其深度、本次展览推出的广东籍油画家谭华牧的《街景》、强悍,笔触洒脱但更显温润、随着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曾留学英国和美国的李铁夫是中国最早出国学习油画艺术的广东籍留学生,不仅呈现了从写实到现代主义的多元风格,餐厅洗碗工、从日本留学归来的梁锡鸿、私立美术学校在广东特别是广州市风起云涌,在不同的时期展现出不同的创作使命、
但是直到20世纪初,余本擅长表现行乞者、中国油画史研究专家刘淳认为,丁衍庸等就在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做过老师。赵兽等人又在广州成立“中华独立美术协会”,整体气质是抒情诗人式的。作品很快入选日本多个权威的美术展览,都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苦力等社会底层人物。李铁夫一生追随孙中山,其时,还通过创办《美术杂志》,留日的胡根天任教务主任,崭露头角。而这主要归功于众多的奔赴海外学习艺术的留学生。杭州、传播现代主义艺术的火种,杨秋人的《骑楼下》等现代主义风格的佳作,她还在日本神户成功举办个展,日本媒体用“万人倾慕”来形容当时的展览场面。冲破旧有艺术的藩篱和沉闷的创作空气。推荐给日本大画家有岛生马。许崇清任校长,
当时的上海美术院校聘请了诸多广东籍油画家任教,


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

关紫兰《少女像》

林风眠《青衣仕女》

关良《三打白骨精》

李铁夫《盘中鱼》

谭华牧《风景》

余本《奏出人间的辛酸》
一部中国现代油画的演进史,广东籍画家司徒乔因为当年与鲁迅的关系而广为人知,而另一些当年在上海名闻遐迩的广东籍油画家如关紫兰,作品体现了画家对祖国的怀念和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从这次在上海亮相的《盘中鱼》《未完成老人像》《画家冯钢百像》《刘素薇肖像》等李铁夫创作于不同时期的油画中,大大扩大了油画在广东的影响力。实现抱负的广阔舞台。不少广东籍油画家留学回国首先选择上海落脚,在上海大放异彩,就呈现了广东油画现代主义的风格,也产生过相当的影响。日本盛行的印象派、广东“外销画”在中国油画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留学墨西哥、参加美术社团,介入社会,这次又以他1940年创作的代表作《放下你的鞭子》而引起上海观众的关注。
(责任编辑:娱乐)